陈凯歌无极说的什么(陈凯歌导演的无极又被网


文丨九万
编辑丨九万
引言:
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下,中国电影艰难地跋涉在“走向世界”、“走向国际”的征程中。面对强大的西方文化霸权,中国电影是通过夸大渲染所谓民族文化差异、营造东方奇观去迎合西方观众的猎奇心007电影观影顺序理,还是通过对西方文化认同、接受的急切表达来证明自己的国际身份?
中国电影到底该如何抒写自己的文化身份,有效地树立新世纪的中国形象,已成为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长期以来,“与国际接轨”、“打进好莱坞”一007电影观影顺序直是中国电影人难以割舍的一个情结。
从某种意义上讲,让悠久的中国文化通过“电影”这个媒介与西方对话,不失为一个美好的梦想。但事实上,由于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先天差异,中国电影的国际化道路走得十分艰难。
进007电影观影顺序入新世纪,以艺术片起家并赢得尊重的中国电影的两面“大旗”—张艺谋和陈凯歌,相继改弦易辙拍摄商业大片。《无极》以强大的演员阵容和巨大的耗资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
在这部电影中,陈凯歌导演引导007电影观影顺序他的超级演员班底,以令人炫目的摄影风格,极具个性的场景制作及服装设计,加之振奋人心的音乐效果,给观众带来无比的感官享受。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讲述着一个久远的东方神话,一句“承诺”引出的人物之间互相交错007电影观影顺序的背景故事抒发着浓重的东方情怀。
一、影片简介
从生活中的“《无极》话题”,到网络论坛里铺天盖地的“《无极》评论”,再到电影院拥挤的观众,我们必须承认《无极》的市场成功和市场价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于《007电影观影顺序无极》的完全认同,由于宏大主题表述中的顾此失彼和剧情组织上的过分个人想象,令《无极》无法成为一部完美的大众文化精品。
《无极》的故事并不复杂,讲述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由此引出自由、命运、承007电影观影顺序诺、希望等诸多主题。毋庸置疑,《无极》是一部贴上“陈凯歌作品”标签的电影。
陈凯歌并没有因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完全放弃自身的艺术生产个性,而是在影片中添进了诸如命运、自由等充满哲学思辨的主题,并且在故事层面007电影观影顺序上引入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比如,鬼狼身上黑色的羽衣意指束缚与宿命,而魔幻王城中到处可见的飞鸟标识代表着自由。
从立意上来看,陈凯歌并未陶醉于“为唯美而唯美”,而是通过诸多命题体现出对人类本身生存的关注。007电影观影顺序然而,仅有立意的诚心是远远不够的。陈凯歌想要他的“第三个儿子”承载的主题过于沉重、深刻和繁杂。
他急着想要在短短两个小时内把自己数十年对人生的思考告诉观众,但没有找到适合的方式:不是通过讲述故事,而是热007电影观影顺序衷于通过开门见山的对白进行“说教”。
在《无极》这部影片中,命运是其中最为强大的主题。陈红扮演的满神,充当了先知的功能,剧中的每一个人物既承受命运的派遣、召唤和左右,同时,命运又被非理性的铁律掌控,对每007电影观影顺序一出人生又给予了一定的权限—选择。
这就是影片命名—无极的玄机所在:无所谓极端,随时可见,又随时消匿。在一个变得缥缈的世界里,影片给予人的还是希望,按陈凯歌的话说是幸福。于是在片尾,我们能看到一个人神共007电影观影顺序体、天人合一的,至纯至美的新世界,我想,应当是全人类的理想。
二、身份认同
影片部分剧情的设置过于依赖编导的个人想像,失去起码的历史与现实基石,使得影片得不到中国文化认同。统观全片,影片的道具、造型、服饰007电影观影顺序明显立足东方。也就是说,《无极》打造的是一部“东方的魔幻巨片”。
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影片从光明的口中说出“元老院受审”,将纯粹的东方故事堂而皇之地引入纯粹的西方宗教与政治符号。这种牵强附会的作007电影观影顺序法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就像我们无法想象《魔戒》中的霍比特人行走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
此外,影片中还有着大量日本文化的影子。比如:片中有很多樱花——日本的国花。片子后半部分,“光明”、“倾城”穿的都是日本的007电影观影顺序樱花服。片中的建筑物,包括“光明”和“倾城”同居的屋子,全是日本风格的。
这些取自日本文化的因子让中国观众在找寻文化认同时无所适从。《无极》如此的设置,表面上看是为了牟取海外国家的票房,实质上是身为东方007电影观影顺序大导演的陈凯歌在谋求西方人的身份认同。
影片中的异国趣味又让西方观众失去认同感。作为一部想打开国内和国际电影市场的中国大片,《无极》首先就是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制作班底,努力追求好莱坞大片式的视听愉悦和震撼007电影观影顺序。
虽然影片尽量注意把大气的场面和精致的细节结合,但其中取自中国文化的符号让西方观众产生隔膜。如影片中人物—满神,与西方宗教中的预言者的形象差距太大;片中山川背景让海外西方观众认定这是一部中国片,从而在007电影观影顺序心理上产生距离感。
《无极》刻意以遥远的过去为背景,努力呈现大片所钟爱的陌生化视听效果,与当今好莱坞大片的魔幻化趋势相映成趣。但是,虽然它一方面具有大场面和电脑特技、视听奇观等所谓大片的标志性特征,但另007电影观影顺序一方面,导演对自身东方审美趣味又难以舍弃。
再加上影片对好莱坞经典电影缝合式镜语体系的背离以及影片中场景和画面的中国情趣,人物对白的微言大义,这些都造成了国外电影观众对它的隔膜。
这样看来,《无极》中所体007电影观影顺序现的中国大片的一种大概的制片策略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模式的结合。在这部电影中,这种身份认同模式是失败的。
三、身份策略
一般来说,经济与信息的一体化,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文化的互补,以及中心/边缘、自我/他者007电影观影顺序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这使得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而封闭发展。
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中国电影正如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一样,是在一种不对等的状态下被放007电影观影顺序置于全球性处境中的,因而我们不可能逃脱“后殖民”的基本事实,亦不可能脱离边缘化的处境。
但是,中国电影又必须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十多年来,中国电影一直在为获得“国际化”的成功而进行着艰难的跋涉。然而面对007电影观影顺序西方世界的文化霸权,中国电影既不能仅仅是“他者”后殖民审美视野中的孤独者与神秘者,也不应该盲目地屈就于西方文化而丧失自己的文化身份。
它应该对新世纪跨国语境的东西方文化的基本走向,对复杂的文化冲突和华夏007电影观影顺序文化策略作出正确的意向性判断,从而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参与到未来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之中,为世界树立起一个真实而坚强的中华民族形象。作为陈凯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大片,对《无极》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并不可007电影观影顺序取。
毕竟,中国的商业大片才刚刚起步,在是否该模仿好莱坞,如何模仿以及如何体现自己的民族特色,如何协调视觉文化的消费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如何宣传策划等方面,中国电影人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目前对于中国大007电影观影顺序片的发展我们应该辨正的看待,既正视其不足,又要看到它在技术、艺术、市场等方面对中国电影的全面推动。
《无极》是中国电影产业融入世界电影产业的一个有效尝试,它对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自然007电影观影顺序融入了大量的作为商业电影必备的消费元素:爱情与阴谋,真实与谎言,武打与柔情,抒情与哲理,浪漫与写实,人生与命运,神灵与魔幻。怎样将这些元素同宏大的叙事缝合在一起?
陈凯歌发挥了诗人的特性,采用诗意性的表007电影观影顺序达方式,在宏大的叙述结构之下,创造了意境幽远的东方奇观和视觉镜语。《无极》是中国传统电影与西方潮流的有效融合。
“古为今用,西为中用,中西融合”,应该是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无极》将奴隶对王妃的007电影观影顺序中国式含蓄情感清晰地表达出来,鲜明地反映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大手笔的梦幻神话般的特技画面,更融入了西方好莱坞电影风格。
其实从《无极》的高科技含量来看,不论是对制作方,还是对观众,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先007电影观影顺序前的国产大片也曾经尝试过,这次在这一方面似乎又有了新的突破。
虽然影片并非一定要以电脑特技去谋得大片的一席之地,但是这些特技效果为影片增色不少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影片开头的马蹄谷一战,万牛奔腾的场景让007电影观影顺序我们依稀想起了当年的《狮子王》。
在良好的音效的映衬下,这一片段的磅礴大气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充分让人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视听的盛宴以往似乎只有好莱坞能带给我们,但现在《无极》做到了,不能不007电影观影顺序说是国产电影技术上的一种巨大进步。当然,《无极》并没有以这样的高科技作为吸引观众的唯一手段。
结语:
事实上中华民族有着千年文化的积淀,古往今来中国留下的艺术瑰宝,就连老外也对此钦羡不已。在陈凯歌代表中国007电影观影顺序电影追逐世界水平的过程中,他没有忽略这些更具民族风味的艺术形式。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影片很多地方都流露出中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的元素,传递着浓浓的东方文化美。比如片头满神的出现,以及她和小倾城整个的对话过程007电影观影顺序,整个画面仿如画家随意点染,美学意味不言自明。
类似的感受在片中多次产生,即使是极具象征意义的那棵海棠树,不管是繁花满树还是落英缤纷,它出现在镜头中始终让人产生一种浓浓的东方情结。
在这种群雄逐鹿的市场环007电影观影顺序境下,中国电影应该巧妙利用文化身份策略,遵循“借壳下蛋”、“先礼后兵”、“远交近攻”的基本思路,迅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最终在全球电影市场博弈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