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歌歌曲文案(凡人歌歌曲原唱完整版)西瓜
西瓜酱,是一道普通平凡的家常菜。对50后60后的人来说,应该都不陌生。我记得当年还在生产队时,母亲每年都会把分到的,比较珍贵的黄豆,亲手做一坛西瓜酱,以饱家人和亲邻们的口福。
那情景,闭上眼睛就像放电影风声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
母亲先把黄豆捡干净,在锅里翻炒,豆子在锅里咯嘣乱响,飘出一股香味。然后,母亲把豆子盛出来,马上放进干净的凉水里激一下。母亲说,这样做出来的西瓜酱酱豆不烂,看上去有食欲,吃起来有嚼头。风声电影
把豆子从水里捞出来,把水分控一下,然后拿一个大帘子,先铺上麻叶或者是高粱叶,把豆子均匀地摊在上面,上面再盖一层麻叶或者高粱叶,放置在阴凉背风的地方七到十天左右,这个过程叫“捂酱豆”。等到酱豆上面有一层风声电影白色的菌毛,酱豆之间能拔出菌丝时,放在太阳下晒干,把菌毛搓干净,取一个干净的坛子,先铺一层酱豆,放一层西瓜,再撒一层盐。那时的西瓜很珍贵,瓜个大,瓜皮厚,母亲向来舍不得把瓜皮丢掉的,她细心地把西瓜的外风声电影皮削去薄薄的一层,里面的全部都放进去做西瓜酱了,以至于到冬季吃的时候,西瓜酱里面有那种咸咸的物状的小块,我便知那是没有晒化的西瓜皮肉了。
全放进坛子里后,再用一块白稀布蒙住坛子,用绳子扎住口,放在太阳下风声电影暴晒,隔几天打开布,用筷子搅动一下;下雨时,母亲会把酱坛子搬到屋里,坛子里面进水了会生蛆的,其实,即使生蛆了,酱也不受影响,把蛆捡出来就是了,母亲说:“井里蛤蟆酱里蛆,都是干净的”。
西瓜酱一般需要晒一风声电影个月以后才可以吃,但我每年都等不到晒好,便每次趁母亲打开坛子翻酱的时候就闹要吃。大概过十几天,母亲拗不过我,便会小心翼翼地给我挖出一点,放在小碗里,再滴上几滴香油,那便是我的最爱了。
有时,偶尔会在西瓜风声电影酱里面吃到一个西瓜籽,把它磕开,里面的仁咸香咸香的,那味道,那感觉,比在一碗大锅菜里面捡到一块肉都强百倍,有时,我会先在姐姐面前炫耀一番,才万般不舍慢慢地吃下去。
晒好后的西瓜酱,颜色是自来的酱红色,汤风声电影汁稀稠均匀,清香扑鼻,随吃随舀一点,很方便。
农村人吃饭时,几户邻居都各自端着饭菜到外面吃,互相品尝每家的菜肴,每次都是我家碗里的西瓜酱先被大伙抢光。每当这时,母亲都会露出欣慰的微笑。
上高中时,每个星期风声电影,我带上一瓶西瓜酱,寝室里最先吃完的也是我带的那瓶。每逢星期六,上午第四节下课的铃声一响,我就直奔家的方向,抄小路飞奔回家(那时没有自行车,学校离家十五里),有时到家父母亲都下地干活了,我便自己拿个大风声电影碗,舀几勺西瓜酱,然后再加满暖瓶里的开水,几滴香油一搅拌,掰开馍泡里面,一碗西瓜酱泡馍便告成了。那味道,感觉比学校食堂的羊汤泡馍强多了,每次想起来都会咂嘴生津,回味无穷。
邻居大婶做的西瓜酱盐放少了,不风声电影几天就发酵出现异味;前村的奶奶豆酱没有捂好,发黑了,都会来找母亲问补救方法,毕竟那时候,几斤豆子对各个家庭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坏掉挺可惜的,母亲都是亲自上门,告诉她们如何采取补救措施,手把手教左邻右风声电影舍的婶子大娘们怎么做西瓜酱。
母亲做的西瓜酱好吃,是村里公认的,亲戚们每年也都会讨要一瓶,母亲也习惯了,由原来每年做一坛子,后面就每年做一小缸了……
母亲八十二岁时,患了老年痴呆症,渐渐的就不再做西瓜酱了风声电影,我也试着做过,但做不来母亲的西瓜酱的味道,亲邻们每年也做,也都做不来母亲做的西瓜酱味道,超市卖得差的就更远了。屈指数来,已经十几年没有吃到母亲做的西瓜酱了,以后永远地吃不到了……
那甜咸适口,味道醇正风声电影,开坛飘香的酱香味,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现在,我基本不吃西瓜酱了,偶尔吃一次,首先品尝到的,是失去母亲的心痛……
作者:闫文生
■作者简介
闫文生,男,汉族,笔名剑锋,1964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毕风声电影业于杞县第一高级中学,河南省群众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人民日报》举办的新闻函授班,颁发中专毕业证,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各类稿1000余篇,在北京、郑州先后注册成立文化公司,先后编辑出风声电影版十几本大型行业工具书。现定居郑州市二七区。
★征集★
如果您想出版个人回忆录,或者个人诗歌、散文、书画等作品集,个人画册,都可以与我们联系,或者您来口述,我们帮您记录润色,我们拥有优秀的编辑制作团队,帮风声电影您完成心愿。同时,您的优秀文稿,我们将优先刊载至快乐老人报或红网老年频道“记忆库”栏目,将您的宝贵经历、经验、人生智慧分享给更多读者;优秀文稿还将有机会推荐至博物馆馆藏,永远流传保存下来。联系电话:1风声电影918698028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