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主旋律电影类型化的胜利。制作规模、技术突破、宏大叙事,都在升级,博纳用现代电影制作理念和电影语境,创造了新的主旋律题材,也得到了市场检验。 但观众与主旋律电影的“亲密关系”已被改写浪潮 电影,2022年上映的《中国医生》票房13.28亿,2023年国庆档的《志愿军:雄兵出击》收获8.68亿票房,低于上一阶段同类型大制作的票房。 作为一家被贴上主旋律大片标签的公司,面对类型浪潮 电影红利的消退,博纳未来拍什么,市场与观众都存有疑问和期待。 据于冬介绍,未来10年,博纳的创作方向是“海外故事三部曲“,正在开发的中国企业家在华尔街的故事,对标《华尔街之狼》,国安情报人浪潮 电影员在海外抓间谍和隐蔽战线的斗争,对标《谍影重重》。

对电影公司来说,敢于用头部制作与观众进行对话协商,才能找到下一阶段的市场可能性,“越是不敢拍大片,越是以小搏大,怎么跟视频网站去争夺观众?大家进影院要浪潮 电影的是沉浸式体验,要看到小屏上看不到的内容。” 以下为界面文娱等媒体群访于冬内容,有一定删减、编辑。(Q为媒体提问,A为于冬回答) 要比疫情前更努力拍大片,与视频网站争夺浪潮 电影观众 Q:对今年暑期档的预期如何,博纳做了什么准备? A:暑期档是最重要的档期,全年票房能否达到去年就看暑期档。去年从6月1日到8月31日取得了206亿票房,平均每天产浪潮 电影出2.2亿票房。目前来看,今年很难超越这个数字,端午档日票房最高才1.7亿。 暑期档不容乐观,需要各家拿出有份量的影片拉动市场。博纳定档了两部电影,分别是7月12日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浪潮 电影》和7月26日的《传说》。 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要打一场翻身仗。

现在培养电影观众,要从校园开始。当年我们办大学生电影节和各种学校组织的活动,带动了学生看电影的习惯。现在要注重校园电影文浪潮 电影化的传播,不断给大学生带来电影文化的浸染,他们将来才能成为电影市场的消费主力。 Q:面对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市场,博纳会不会做一些基层调研,理解这部分人群的观影需求呢? 浪潮 电影A: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要去传播、引导这种人文理想,故事、情感、人物塑造,一定要穿越时空、直抵心灵。 我们今天看《魂断蓝桥》,那是一部二战黑白片,没有战争场面,但能看到战争浪潮 电影下人灵魂的漂浮,战争对人极度的压迫下,爱情的变形,来证明和平和纯真的可贵。 这些人物,跟意识形态有关系吗?《廊桥遗梦》拍的是一对中年人的邂逅和抉择,他们面对情感时,内心的迸发和隐忍,让浪潮 电影人久久不能忘怀,这就是电影的力量。 如果博纳能在我有生之年拍出一部这样的电影,作为经典留下来,我会很满足,这样的电影有一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