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由邵逸夫于1958年创立,时年邵逸夫已满50岁。从成立之初的激流勇进到曾经的业内霸主,再到群雄逐鹿和日薄西山,邵氏引导了和鞭策了香港电影的转型和兴旺。1987年,邵氏正式宣布停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止电影制作,制作影片累计达千逾部。

上世纪90年代初,海岸贡献的录像带将邵氏电影大批量引进大陆,加上盗版的推波助澜,录像厅生意火爆,大陆观众才真正广泛观看到邵氏电影。

研究邵氏兄弟电影历程,基本上就揭开了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中国电影大半部分的发展史。本篇立足人物视角,通过以图说的形式,力求画面效果来记录邵氏三十年,记录中国电影。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传奇邵逸夫》(作者:布衣 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香港电影史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记》(主编:魏君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邵氏佳人录》(作者:麦田书坊工作室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百度百科。

(老大邵醉翁和天一影片公司旧照)

(老大邵醉翁、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老三邵仁枚、老六邵逸夫)

邵氏的前身

1925年,邵醉翁兄弟四人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老大邵醉翁任公司总经理和导演,老二邵邨人任编剧和会计,老三邵仁枚和老六邵逸夫任发行,邵逸夫起初还任摄影。

天一公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司捧红了一位超级女明星胡蝶,胡蝶在天一公司前后两年共主演了15部电影。1928年初,蝴蝶改签至张石川、郑正秋等人的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同年,由于明星公司联合其它4家公司组建的六合影片营业公司发起针对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排挤天一的“六合围剿”,邵仁枚和邵逸夫远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寻求市场,到1930年,两兄弟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

(电影皇后胡蝶)

1932年,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中日军队交火。邵醉翁为保存实力,将公司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主力从上海移至香港,成立了天一港厂,后由邵邨人接手改名为南洋影片公司。1941年底,日军相继攻陷南洋各地,事业毁于一旦。日军战败撤出香港后,邵邨人及其儿子将从香港收回的南洋影片公司更名为邵氏父子公司,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后期由于电懋、长城等同行竞争导致公司难以维继。1957年,邵逸夫从新加坡移师香港,全面接手邵氏父子公司,并于1958年和三哥邵仁枚正式挂牌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邵氏四大导演

邵氏导演众多,但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公认的最有成就的四大导演是以黄梅调和风月片见长的李翰祥,以硬派武侠片见长的胡金铨和张彻,以奇情武侠片见长的楚原。四人在邵氏公司的成就不仅是拍出了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更主要是代表和引导了电影发展的潮流。

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翰祥(1926—1996),外号“李黑”。黄梅调电影代表作品《貂蝉》、《江山美人》、《杨贵妃》等,风月片代表作品《大军阀》、《风月奇谭》、《金瓶双艳》,大陆观众最为熟悉的作品是李翰祥在北京拍摄的《火烧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圆明园》、《垂帘听政》。

张彻(1924—2002),1949年自编自导处女作《阿里山风云》,插曲《高山青》由其本人作词。1962年加入邵氏,1967年执导的《独臂刀》票房首过百万,号称“百万导演”。代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表作品另有《大刺客》、《金燕子》、《五毒》等。名下弟子有王羽、狄龙、姜大卫等众多一线明星,上世纪60、70年代为邵氏公司头号大导演,对香港影坛影响深远。张彻武侠片的特点是歌颂为家国献身,为兄弟插刀的英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雄,复仇是重要主题。

胡金铨(1932—1997),起步之初与李翰祥共同担当过严俊的助理导演。1966年执导《大醉侠》,成为新派武侠片开山之作。代表作品有《龙门客栈》、《侠女》等,侠客多为浪荡江湖的修行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之人。由于有美工师的经历,作品呈现出精致构图的东方美学气质。弟子包括徐枫、白鹰、石隽、上官灵凤、许鞍华、洪金宝等人。

楚原(1934—),其父张活游是著名粤剧与电影演员,从小在片场耳濡目染,深受胡鹏、关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德兴时期的黄飞鸿武侠片影响。1972年执导了奇情武侠片《爱奴》,风格大胆独特,成为其代表作品之一。1973年执导《七十二家房客》打破香港票房纪录,1976年开始改编拍摄古龙作品,代表作品有《流星蝴蝶剑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等。武侠电影注重奇情风格,将情趣与文艺融入武侠一体。2018年,荣获第37届金像奖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邵氏不同时期的头牌女星

邵逸夫创建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以后,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大致经历了以黄梅调电影为主的创业期,以新武侠片为主的黄金期,以奇情武侠片和风月片为主的群雄逐鹿期。邵氏美女明星层出不穷,不同发展时期的头牌女星更是艳色绝世,倾国倾城。

林黛(1934—1964),国民党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桂系名人程思远的长女。1953年,主演了处女作《翠翠》,与提携的导演严俊有一段未能修成正果的恋情。加入邵氏后相继拍摄了李翰祥导演的黄梅调电影《貂婵》、《江山美人》,连续两年夺得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19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64年,服用安眠药自杀。林黛之死,轰动香港。其父亲对爱女之死有这样一段中肯评价:“林黛在银坛的地位愈高,其意识形态就愈感独立,其心理发展就越与现实脱节。她这些年来汲汲于财富的追求,汲汲于荣誉的保持,内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心透不过气来,大大影响了家庭生活,即是说,她的脾气大了,不易侍候。”这一段话,对当下的名人,也是受用。

乐蒂(1937—1968),素有“古典美人”称号,与林黛私交甚笃。1952年参演的首部电影是长城公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司大公主夏梦主演的《绝代佳人》,1958年转投邵氏,与胡金铨合演《妙手回春》,1959年与赵雷合演《倩女幽魂》,此片参加了1960年法国戛纳影展,为中国第一部参加国际影展的彩色电影,乐蒂因此被誉为“最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美丽的中国女明星”。1968年末于午睡中离世,疑为死于家庭遗传的心脏病。

凌波(1940—),1963年由李翰祥提拔和乐蒂合演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反串梁山伯一角一鸣惊人,获金马奖评委会专门设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立的“最佳演员特别奖”。代表作品另有《七仙女》、《花木兰》、《三笑》、《瀛台泣血》等。1963年,凌波为参加金马奖来到台湾,台北万人空巷争睹凌波,台北因此被人称为“疯人城”。

郑佩佩(1946—),19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63年考入邵氏的南国实验剧团,毕业后留在邵氏,是邵氏新武侠电影第一打女。因为有舞蹈功底,1966年被导演胡金铨选中主演武侠片《大醉侠》,成为新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1968年又主演了张彻导演的《金燕子》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被香港报界选为“武侠影后”。内地观众比较熟悉她的经典角色是《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华夫人以及《卧虎藏龙》中的玉面狐狸,近年来在内地参演的电视剧较多,获得2018年第24届华鼎奖中国电视剧终身成就奖。

何莉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莉(1946—),按照邵氏官方刊物《南国电影》对其包装打造,何莉莉属于代表时尚、标榜物质的都市性感女郎,是为迎合新时代青年男女的追求。成名作是1967年的歌舞片《香江花月夜》,代表作品有《水浒传》、《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爱奴》、《十四女英豪》等,1974年退出影坛。何莉莉嫁入豪门,为丈夫赵世光生了一儿三女,但赵世光一生风流,不仅包养小三小四还有私生子。何莉莉远赴上海开展餐饮事业,待到2016年赵世光去世后,何莉莉自己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继承了数百亿遗产再分配给自己子女,使其他情人和私生子妄想继承遗产的梦想落空。

李菁(1948—2018),与郑佩佩同属南国实验剧团第二期学员,训练班结业后加入邵氏订立八年合约。1965年因主演《鱼美人》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荣获第12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成为继林黛、尤敏、凌波之后的第四个中国籍亚洲影后,一个年仅17岁的“娃娃影后”,与何莉莉、方逸华并称邵氏旗下三大红人。主要作品有《西厢记》、《新独臂刀》、《荡女奇行》、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洞房艳史》等。李菁后期由于情感挫折及投资失败,加之好赌,意志沉沦,2018年2月22日被人发现死于家中。

张彻旗下五虎将

大导演张彻作为邵氏公司资历最老的阳刚武侠片导演,他的武侠片风格是硬桥硬马、拳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拳到肉,银幕上彰显的是男人的阳刚之气。一生门下弟子众多,其中最有名气的五人号称张彻旗下五虎将。

狄龙(1946—),原籍广东新会,1968年考入南国实验剧团,毕业后加入邵氏。狄龙与李小龙、梁小龙、成龙合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称香港四小龙,在四小龙当中颜值最高。熟悉他的作品有《刺马》、《上海滩十三太保》、《英雄本色》,凭借英雄本色中塑造的宋子豪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姜大卫(1947—),原籍上海,出身于演艺世家,哥哥秦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沛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尔冬升都是著名演员。在张彻导演的民初电影《报仇》里饰演关小楼,获得1970年第十六届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奖,成为香港历史上第一个影帝。在邵氏公司与狄龙合演了多部电影,是一对最好搭档。熟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悉他的作品有《刺马》、《龙蛇争霸》、《黑社会》。

陈观泰(1945—),自小习武,获得过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一届东南亚国术比赛轻量级冠军。1972年,张彻为其量身打造了《马永贞》,开始为观众熟悉。作品有《大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哥成》、《大刀王五》、《义胆群英》等。

王钟(1947—),最早是杂技团演员,后因为张彻赏识加入邵氏,从武师做起。1973年主演了处女作《警察》,开始成名。1980年自编自导自演《金手指》,开创了写实警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匪片的电影主流,因此被尊为写实警匪片导演祖师。王钟原名姜佩君,是姜大卫和尔冬升的表哥,秦沛的表弟。上世纪90年代淡出影坛,客串过《武状元苏乞儿》中的丐帮长老,《黑社会》中的吹鸡。

李修贤(1952—),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1970年,邵氏公司开设艺员训练班,为邵氏影业培养电影演员,李修贤投考成功,成为第一期学员。1971年参演张彻导演的《双侠》出道。1984年自编自导自演电影《公仆》,在第21届台湾金马奖和第4届香港金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像上均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李修贤扮演了很多警察形像,也编导过很多罪案电影。另外,周星驰就是李修贤捧出上位的巨星。

风月片盛行时期的女艳星

香港的情色电影紧随时代变化发展,有一个由裸露程度的尺度递进到最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终以贩卖情色为主的过程。上世纪50年代末,大导演罗维在其执导的《翡翠湖》一片中拍摄了演员也是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刘亮华背部全裸镜头,给当时保守的香港市民造成不小的触动。60年代末,何梦华导演的《盘丝洞》不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仅背部全裸,还有亲热场面。罗臻导演的《欲焰狂流》中,演员于倩更是裸露了胸部,以裸露为卖点的宣传开始进入电影市场。

1973年,李小龙的去世给功夫片的热潮泼了一盆透心凉水。一时间,电影界再难找到一个能够代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替李小龙的人,功夫片难续辉煌,加上之前《大军阀》的热映,风月片开始大行其道。曾监制过多部卖座情色片的蔡澜,曾在访问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总结过往的经验,只要每逢电影市场不景气时,就是色情片兴盛之际。”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句话讲出了很多的道理,制作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迎合大众趣味。在邵氏风月片十余年的盛行期,涌现出一批女艳星,更号称“肉弹”。

狄娜(1945—2010),是香港电影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明星和企业家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狄娜生性不羁,未加入邵氏之前就是一个有名气的当红艳星。1972年接演李翰祥的风月片《大军阀》,裸胸露臀令全港轰动。之后由于信仰共产主义减少拍片,更返回大陆参加文化大革命。再之后转为经商,从事航天科技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和卫星发射,成为著名爱国人士。主要作品有《英雄胆》、《七擒七纵七色狼》、《大军阀》等。

胡锦(1947—),1969年,被李翰祥发掘进入电影界。电影处女作《喜怒哀乐》,1972年随李翰祥加入邵氏,主演了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具有轰动效应的风月片《大军阀》,从此片约不断,在邵氏十余年拍过上百部电影。胡锦演出主要以风骚取胜,裸露镜头均是替身完成。后期退出电影拍摄,加入无线拍电视剧。退出影视以后旅居美国。1999年得乳癌,成为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美国防癌协会义工。主要作品有《大军阀》、《七十二家房客》、《金瓶双艳》、《金玉良缘红楼梦》等。

陈萍(1948—),1972年,加入邵氏公司成为基本演员。第二年以《毒女》和《风流韵事》中的大胆裸戏出位,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成为当红艳星。陈萍生长在台湾,由于香港本土女演员出演裸戏有地方的心理压力,70年代中的香港艳星有大半人来自台湾。主要作品有《毒女》、《女人面面观》、《捉奸趣事》、《应召名册》等,80年代初息影。

白小曼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1956—1974),年仅19岁离世。1974年由导演李翰祥发掘主演了《声色犬马》,被誉为“林黛以后最大的发现”,受邵氏力捧。白小曼是中美混血儿,天生丽质,但交友复杂,更有吸食迷幻药的恶习。李翰祥认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为英雄莫问出处,极力栽培并认为干女儿,并在筹备开拍的《倾城倾国》和《瀛台泣血》中安排了公主的角色。天意弄人,《声色犬马》公映之前,白小曼自杀离世。关于白小曼之死,传说是因为交友问题导致不堪黑社会人员逼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扰所致。

余莎莉,具体出生年月不祥。余莎莉父亲是国民党第57师师长余程万,近年来有部电影《常德保卫战》,吕良伟主演的角色就是余程万。国民党败走台湾时,余程万带着家眷到香港,没想到一代抗日名将在新界种菜养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鸡遭劫匪枪击身亡。余莎莉年幼丧父,性格独立,1973年参加香港小姐选举,1975年初涉影坛,主演了吴思远执导的《廉政风暴》。1976年主演风月片《骗财骗色》,与男星岳华上演了长达十分钟的火爆床戏,之后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拍摄了李翰祥执导的多部风月片。1977年,在邵氏赶拍的《应召名册》中,余莎莉饰演自杀身亡的艳星白小曼,更以三点全露的豪放姿态,受到欢迎。余莎莉共参演了16部电影,1981年后淡出影坛。如今财产散尽,靠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摆小摊为生。

邵音音(1950—),香港歌手和影视演员。1976年转签邵氏公司,获李翰祥赏识拍摄了《风花雪月》、《骗财骗色》等风月片。1972年从影,1978年因出演《官人我要》出席戛纳电影节被美联社称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作中国娃娃而遭到台湾封杀,后转为拍摄电视剧。在1973年到1982年整整十年,是在邵氏脱得最久的“艳星”,也是最早打入国际影坛的知名“肉弹”,而在描写邵氏女星的《百美千娇》一书中占一席位,被列入“性感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女神”一栏。2007年和2010年两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2005年担任香港演艺人协会名誉理事。邵音音本来容貌俊美,受李小龙引荐入行,后期因为整容失败,造成面部变形丑化。

金燕玲(1954—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近些年的发展与邵音音相似,但有超越之感。1973年出演了首部电影,吕奇执导的《女人面面观》,以艳星姿态接拍多部艳情风月片,又曾拍过大胆裸露写真,被时人称为新一代“肉弹”。80年代中期,她开始脱离艳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星之路,成功转型,并多次入围和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女配角,被获封为“配角天后”。最近的作品有《踏血寻梅》、《北京遇上西雅图》等,属于越老越热的一名演员。

邵氏五虎

上世纪60年代邵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氏公司新派武侠片兴起以后,涌现出很多动作明星,其中王羽、罗烈、郑雷、张翼和解元并称“邵氏五虎”。不同于其他动作演员的是,这五人或多或少都有武术功底,绝非花拳绣腿。

王羽(1944—),原籍上海,空手道好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手。1967年张彻的《独臂刀》被认为是新派武侠的开山之作,王羽饰演的独臂刀方刚大受欢迎,这部电影收入突破百万元,王羽凭此成为新武侠片的第一位动作电影明星。从影三十年,共拍了60多部动作类电影。70年代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王羽在台湾发展时加入三大黑帮之一的竹联帮,成为骨干成员,80年代因参与血案曾遭人砍成重伤。近年来看过他出演的电影有《武侠》、《血滴子》。

罗烈(1938—2002),1962年考入邵氏的南国实验剧团一期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培训班,之后加入邵氏。处女作品是1965年张彻导演的《蝴蝶杯》,后期开始拍摄邵氏其他导演的戏,角色多以反派为主。1972年,主演郑昌和导演的《天下第一拳》,成为香港第一部在美国上映的影片,奠定了香港武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打片在海外的市场。因为长着一张坏人脸,饰演的角色多为大反派。后期由于包养大陆女明星乐韵并导致乐韵跳楼自杀,名誉扫地。90年代末,罗烈在湖南开办了演艺学院训练新生,2002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郑雷(19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44—),原籍黑龙江佳木斯。由于健美先生出身,一身肌肉是郑雷的标志。1963年邵氏为武侠电影《虎侠歼仇》公开招考男演员,郑雷和王羽成功入选。1965年,由王羽、罗烈、郑雷主演的《虎侠歼仇》上映,三人成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为张彻第一代弟子。此后,陆续参演了《独臂刀》、《边城三侠》等电影。大陆观众对他最为熟悉的经典角色应该是电视剧《霍元甲》中饰演的赵星显和《陈真》中饰演的佐藤霸川。

张翼(1945—),加盟邵氏公司之前,张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翼在台湾复兴剧校接受过八年京剧科班训练,动作凌厉,是跆拳道、空手道高手。1966年,张翼到香港探亲时被邵氏公司挖掘。由于外形英俊,一出道就担当武侠片主角,成为邵氏早期武侠片的当家小生之一。代表作品是1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968年岳枫导演的《夺魂铃》,是一部摄制精良的武侠片,也是邵氏出品的武侠名片之一。张翼戏路宽广,善于塑造各种角色,早期作品多为正面大侠形像,与王羽、上官灵凤、徐枫、黄家达等老牌明星都有合作,与武侠皇后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郑佩佩成为一对最好的银幕侠侣。

解元(1945—1977),名气不大,曾在《死亡的游戏》里和李小龙合作,还出演过《夺魂铃》《半斤八两》《独臂刀》《八大门派》等作品。可惜的是解元英年早逝,年仅32岁。熟悉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他的一部作品是1977年吴思远导演的《鹰爪铁布衫》,饰演配角刑部侍郎,没什么印象。

名满香江邵逸夫

1907年,邵逸夫在上海出生,201417日在家中离世,享年107岁。世纪老人的一生是围绕电影的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一生,从儿时立志从业电影到远赴南洋开疆扩土,再到移师香港相继创立邵氏兄弟公司和TVB

,打造出一个誉满全球的邵氏影视产业帝国。

1985年后,年近80岁的邵逸夫开始平均每年拿出1亿多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会公益事业,对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以逸夫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1990年,中国政府将发现的一颗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有香港媒体评价邵逸夫是香港的荣誉,也是中国的荣誉,实至名归。武状元苏乞儿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