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翻天覆地(刘慈
春节假期
这部燃爆朋友圈的科幻大片
你看了吗▼
《流浪地球》讲述了在未来
太阳即将膨胀为红巨星
会毁灭太阳系内所有行星
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
在地表建起无数台行星发动机
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
人类进入漫漫威电影长而黑暗的集体大逃亡的故事
由郭帆执导的电影
在小说基础上做了大幅改编
加入了一对父子携手
化解地球危机、解开多年心结的故事
同时呈现了大量视觉奇观
包括末日冰封的上海和空间站救援
预告片了解一下▼
2月6日大年初二漫威电影,电话那头除了刘慈欣不时的剧烈咳嗽,背景音中再无一丝声响。这位国内首获“雨果奖”的知名科幻作家以一贯平静甚至有些轻柔的语调告诉川报观察记者,过年自己都在山西家里“宅着”,没有跟着电影剧组“跑宣传”。
这漫威电影并不影响他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大年初一,两部源于他作品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接连上映。被网友亲切称为“大刘”的刘慈欣会怎么评价这两部电影?又怎么看当前科幻产业发展?
谈电影
《流浪地球》特效漫威电影75%是国内团队做的
“颠覆式”改编没关系,只要电影好看
大刘说他已经看了《流浪地球》,今晚准备去电影院看《疯狂的外星人》。
两年前,川报观察记者就曾和大刘聊过包括《流浪地球》在内的电影改编。当时他以一贯直漫威电影言的风格说,不要对国内首个大制作科幻电影有太多期待,“美国从上世纪初开始拍科幻电影,拍了100多年,真正有水准的作品两只手都数得出来。”
现在怎么评价《流浪地球》?
大刘的第一句话是,“这个确实和我想象不漫威电影一样。”他说想象中这种质量的大制作电影,至少还得几年后才能出现,“《流浪地球》很成功,各方面都成功。第一次就有这样水平,当然是好事。”
大刘特别提到片中壮丽的特效,75%都是国内团队做的,“外国团队只参漫威电影与了一小部分,主要还是国内团队努力的成果。”在他看来这意味着国内科幻电影团队的成熟,“毕竟电影本身从创意、剧本到整体规划都得中方团队决定。这些事情再多外国团队来都没用,因为要你来告诉别人该做什么。”
《漫威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大刘虽然没看,但也听到一些报道——和电影灵感源头、大刘作品《乡村教师》相比,前者在剧情上做了颠覆。不少网友认为,都看不出和大刘作品有什么关系。
对颠覆式改编,大刘会生气吗?
“完全没有。”大漫威电影刘说《疯狂的外星人》基本应算是导演宁浩的原创,可能故事内核——普通人遇到外星人上有些痕迹,“电影和文学作品的受众是不一样的,改编并没有什么。只要电影好看,怎么改都行。”
未来还会有其他大刘作品改编的电影漫威电影上映?
根据公开信息,至少还有3部电影计划,包括《微纪元》《超新星纪元》《三体》,“我真不知道还有哪些在拍,也许有,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大刘说,目前卖出电影改编版权的只是作品中极小一部分,“大概5、6部漫威电影吧”。
1月20日举办的《流浪地球》观影会上刘慈欣(中)与导演郭帆(左)在电影放映后交流观影心得。图片由“未来事务管理局”提供
谈科幻产业
这部电影的成功将带动科幻影视产业发展
科幻文学不一定受益
《流浪地球》漫威电影上映首日票房就突破2亿元。不少业内人士都把它视作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大刘在一次活动中提到这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科幻起航了”。
“更准确的说,是中国科幻电影起航了。”
大刘说这部电影的成功,可能只能漫威电影带动科幻影视产业发展,为资本提供投资信心的佐证。至于对整个科幻产业(包括文学、游戏、游乐园及其他衍生品等)的影响还不好说。
对科幻电影,大刘始终保持了乐观态度,“中国科幻影视产业有很好环境。”
这不仅是指漫威电影市场。根据南方科技大学课题组发布的《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去年上半年中国科幻产业产值已经接近100亿元,其中科幻电影票房占比超过95%,只是绝大部分为外国科幻电影。国产科幻大片正好填补了空白。
更漫威电影重要的是,大刘认为整个中国社会环境就有利于科幻电影的出现——科幻文学体裁就是描述充满变化的时代、描述充满希望的未来。这些符合中国快速现代化的时代特质,让科幻影视题材有很好的“温床”。
但对于自己“老本行漫威电影”科幻文学,大刘坦言“前景还是不太明朗”。他说从美国和欧洲经验看,科幻电影繁荣没有带动科幻文学的繁荣,相反美国科幻文学还是衰落状态,“电影有自己原创,大部分(电影)并不需要科幻文学来提供内容。”他提到漫威电影《星球大战》等知名科幻电影均是如此。
他特别谈到拥有《科幻世界》等科幻文学产业项目的成都,“我不太清楚成都科幻产业具体情况,但如果寄希望于科幻影视的火热,来带动科幻文学发展,这不一定行。”
结束谈话前,大漫威电影刘也聊到了他的下一步,“我应该可能还会涉足其他产业,包括游戏。”大刘说,但目前还没有具体项目,自己也还没找到特别有兴趣的领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电影出世之前19年,其原著小说正是于2000年在“漫威电影中国科幻重镇”、“中国科幻大本营”《科幻世界》杂志上发表。而《科幻世界》正是四川成都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也就是说,这部“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科幻佳作,是从成都起步的。
对于《流浪地球》,大家怎么看?
文漫威电影化学者 戴锦华:
中国科幻元年在2019年开启了!影片透出中国人愚公移山般的坚持,这是最打动我的。
科幻作家 韩松:
这是一部中国人自己的真正的科幻电影,很成功。它不再肤浅、幼稚,而是厚重、老练,有史诗感,漫威电影总体上无可挑剔。《流浪地球》把中国人的春节、故乡、家园、家庭的情感,放到浩茫的太空中,它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就像台词里那句:“以前,我们关心的是钱,不会去考虑太阳。那么,现在,我们有了更大的一种视野,漫威电影整个宇宙,整个地球,整个人类的存亡,都跟我们的当下生存状态息息相关”。
科幻作家 陈楸帆:
我们终于有了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幻商业大片,以中国人所熟悉的情感结构与审美方式去讲述一个关于科技、时空、文明的漫威电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网友声音:
电影精彩吧?
要告诉各位的是,原著小说更好看哦!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以下简称“川科社”)推出的《流浪地球》短篇小说精选也同步上了,社长钱丹凝直言:“这是一部关于未来和宇宙漫威电影,中国人想象力的代表作。谨以此书向中国首部科幻大片致敬!”
据介绍,《流浪地球》短篇小说精选收录了刘慈欣近年来创作的12篇短篇小说,《流浪地球》是其中一篇,原著小说两万字,讲述了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逃离漫威电影太阳系,前往新家园。
该小说最早于2000年发表于《科幻世界》第7期,《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这样评价:“刘慈欣用旺盛的精力建成了一个光年尺度上的展览馆,里面藏满了宇宙文明史中科学与技术创造出来的超越漫威电影常人想象的神迹。进入刘慈欣的世界,你立刻会感受到如粒子风暴般扑面而来的澎湃的激情——对科学,对技术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使他的世界灿烂银河之心。这激情不仅体现在他建构宏大场景的行为上,也体现在他笔下人漫威电影物的命运抉择中。那些被宏大世界反衬得孤独而弱小的生命的这种抉择从另一个角度给人震撼!”
2018年11月23日,《流浪地球》荣获2018中国科幻大会水滴奖评委会特别奖;2019年2月,川科社出版同名短篇漫威电影小说精选,在该书的封底,包括科幻作家韩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甚至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都给予了盛赞。
韩松说:“刘慈欣近乎完美地把中国5000年历史与宇宙150亿年现实融合在了一起。”
严锋直言:“漫威电影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莫言认为:“刘慈欣的小说,有非常深厚的修养和准备。他利用深厚的科学知识作为想象力的基础,把人间的生活、想象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产生了独特的趣味。”
还没有看电漫威电影影的你
赶紧去电影院感受这部燃爆的科幻大片吧!
看过电影的你
快来评论留言分享观后感!
原著小说也推荐阅读哦!
川报观察记者 熊筱伟 肖姗姗
编辑 黄颖
校对 曾东平
审核 钟莉
川观独家专访刘慈欣:新作明年5月出版,漫威电影“我不喜欢,但我写不出更好的”
《流浪地球》中的科学:太阳何时吞并地球?科学家已经给出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