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乘风破浪语录(韩寒电影乘风破浪取景)乘
【编者按】
1月28日,韩寒导演的电影《乘风破浪》上映,这是继《后会无期》之后,韩寒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对于该片较《后会无期》更加商业的评价,韩寒在访谈中回应称自己本来就很商业,“我看的片子也都是商业片,无名电影只是我会把商业的东西做得更有质感一些”。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经果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摘发这篇收录于韩寒主编新书《乘风破浪:电影拍摄全纪录》的访谈。

《乘风破浪:电影拍摄全纪录》无名电影书封
Question :怎么会想到“插票”拍这部电影?
Answer :一般来讲,一个导演会同时准备两三部电影,然后挑最成熟的一个来拍。《后会无期》拍完后,我们就在同时策划三部电影,分别是大家已经知道的无名电影《天空制造》《三重门》,以及这次的《乘风破浪》。原来我们以为前两个会先开始,但它们还不够成熟。《乘风破浪》纯属今年计划外的一个项目。
电影《乘风破浪》拍摄现场
Question :这个项目筹备了多久?
An无名电影swer :从剧本的雏形,到最小的组开始建起,筹备时间有半年左右。然后我们用了两个半月到三个月的时间拍摄,如果算上拍空镜和车戏的AB组分工模式,实际拍摄时间是90个工作日左右,在国产电影中算比较久的了无名电影。但我们留给后期的时间非常短,和《后会无期》一样,我们把后期前置了。
Question :《乘风破浪》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Answer :我觉得“人胜于类型”吧,我不喜欢一上来就把电影进行分类,不自信的人无名电影才说类型,好像得到了某种安全保障一样。
当然,它会比《后会无期》更商业一些,毕竟有很多的动作、特效、场面,还有故事轴和喜剧元素。大家可能会觉得,是不是韩寒的风格变了,变得商业了。但我本来就很商业啊,我看无名电影的片子也都是商业片,只是我会把商业的东西做得更有质感一些。《后会无期》虽然很文艺,可以说是文艺片,但其实它也有自己的商业气质在里面,因为我无法忍受无聊和无趣,所以我会想办法把一个东西变得有趣。有趣的东无名电影西本身就一定会有商业属性。
电影《乘风破浪》拍摄现场
Question :与两年前拍《后会无期》时相比,你自身有哪些变化?
Answer :对于我来说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最感兴趣的事还是创造本身。在一段时间里无名电影创造出新的故事、影像,演员们赋予了这些角色最鲜活的生命,剧组里几百号人为了这个作品并肩作战,最后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是最有意思的。
最烦心的事也没变。在创造一个作品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客观问无名电影题,如天气、档期等,再成熟的剧组也会遇到。但这也是你创造一个作品所需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正常的。我就是希望以后能更少地决定女演员穿什么衣服。在我看来,女孩子穿什么衣服都是一样的,就像你放100支唇膏在我无名电影面前,告诉我其中15支的红是不同的红,但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所以服装师来问我演员该穿什么衣服的时候,总是我最头大的时候,最后只能根据画面是否好看来选择。
当然,变化肯定是有的。相比《后会无期》的时候,从无名电影内心来讲,我的经验更丰富,也更加坦然一些。对电影工业流程更加了解之后,就会把精力分配在更合适的地方。这也是《乘风破浪》和《后会无期》不一样的地方,它的进度会更快,有效的工作会更多。
电影《乘风破浪》剧照无名电影
Question :你对电影的早期积累从哪里来?
Answer :电影和摄影,是我从小就喜欢的。我接触摄影的时间可能比大部分人都要早,从小学就开始正儿八经地上摄影课、洗胶卷、手动对焦了。我当时的装备是一无名电影台海鸥DF,加一枚50mm的镜头。
其实我小学一年级进的是美术组,就是画素描,我想画一些想象中的东西,但老师说不行。那时候我就觉得摄影好,因为既然都是如实呈现,那拍照不是更真吗?还不用画半天。当然那时候无名电影对绘画的认知比较肤浅,后来就进了摄影组,当了摄影组组长。现在想想挺可惜的,如果让我重新选一次,我还是会继续在美术上深造。
因为学摄影其实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你让我从高中或者大学(啊……没有大学)开始学,无名电影或者从两年前开始学,跟你给我一两周学的效果其实差不多。但画画不行,画画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摄影就不需要。虽然这种话说出来会扫很多摄影师的兴,但事实就是这样,尤其是到了数码时代,通过对一个人的观察、对一个无名电影人的审美认知,每个人都可以摄影。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说想要学摄影,我会问他想拍哪一种,是人文还是泡妞。你想拍人文,我就给你一个35mm的镜头,再给你几张照片,让你大致知道怎么构图,就去街上拍;如果拍不好无名电影,就调成黑白。泡妞呢,就给你一枚50mm焦距、光圈1.0的镜头,光圈开到最大,看见姑娘就拍,正脸不行侧脸,侧脸不行拍回眸,背景虚成屎,姑娘都喜欢那样的,不喜欢就再调成黑白。就这样。
其实摄影中最重要的是无名电影审美,其他的是纯技术的东西。要装逼,记住两点就行了,大光圈,调黑白。就像我在《后会无期》里拍演员的照片那样。真的很初级,但效果就是不错。
电影《乘风破浪》剧照
Question :在场景选择上,你会不会从无名电影自己的生活痕迹中去找?
Answer :如果要说电影中有哪些我的生活痕迹,那应该就在场景上。比如我们有一场临时加的戏,就是我外婆和叔叔以前住的地方,因为你记忆中90年代的环境,能操作的地方没几个,而且当无名电影你真的去看的时候,也未必是最符合的、最好的,不会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就像我们小时候觉得好长的一段路,长大后会发现,哇,怎么那么近。
有的时候我去外地比赛,路过一些场景也会拍下来,放在手机里,都是一些我觉无名电影得还不错的景,有一次顺便跟玉米合了个影。就算这部电影里用不到,以后在其他的电影里也可能会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