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最后谁牺牲了(电影:长津湖)电影长
如今的中国富强繁荣,人们安居乐业,享受着美好的现代生活。可是有些人却并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甚至不愿意去相信那些为了缔造这种美好生活而付出鲜血和生命的革命先烈。比如最近上映的电影《长津湖》,白鹿原 电影这场真实再现半个世纪前那场残酷战争的电影却被很多人认为是一部神剧,说电影为了票房太过煽情,还说剧中的情节太过夸张。
如果对这段历史有过了解的人,是肯定不会说出这种话语的。现代网络如此发达,如果不了解这段白鹿原 电影历史,可以动动手指去网上搜索一下,相关的纪录片也有很多,都可以了解到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很多人看了《长津湖》后,不相信剧中的情节,可是很多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看了电影后,都认为电影拍得很真实,真实呈白鹿原 电影现了那场近乎惨烈的战争。难道还有人比曾经亲自参加过这场战争的人更清楚当时的情况吗? 其实在真正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有几位战斗英雄的战绩比电影里还要神奇,比如独自一人打退敌方41次进攻,白鹿原 电影歼敌280人的老英雄胡修道,简直是战神在世,电影都不敢这么拍。在了解了他在这场战争中的惊人表现后,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影情节有时候还要讲究合理性,可在现实里却完全不需要,因为存在即合理,比电影情节白鹿原 电影还夸张的英雄人物比比皆是。
胡修道,一级战斗英雄,出生于1931年,1951年6月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被编入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当时的胡修道还不满20岁,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还只是个大孩子白鹿原 电影,可是他却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创造了不朽的神话,以一己之力挫败了敌人从一个排到两个营共41次的进攻,更是在一天之内消灭了280名敌军。 胡修道晚年时期,曾有记者对他进行采访,回忆起这场多白鹿原 电影年以前的战争,他的一句话令人十分动容,他说:“多年来,我一直十分懊悔自己当时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弹药。”如果弹药充足,也许他能够击毙更多的敌人,能够为更多的战友报仇。虽然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了数十年的时间,白鹿原 电影而胡修道也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可是战友们牺牲前的那一幕,仍然时常在他脑海中浮现。
胡修道赴朝作战时还不满20周岁,是一个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新兵,为了让新兵能够更快地适应战场,志愿军采取的是“一看、白鹿原 电影二打、三带”的方式。在1952年11月5日爆发的那场上甘岭战役最猛烈的进攻中,胡修道跟着班长李锋和另一名新战士滕土生负责防御3号阵地。 这是胡修道第一次参加实战,他的手心里满是汗水,手白鹿原 电影里抓住的手榴弹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直到敌人快要冲到眼前时,在班长的命令下才把手榴弹扔了出去。回想起这段经历,胡修道摇了摇头,此时的他还能感受到紧张和一丝害怕,不久后他连紧张和害怕的功夫都没了,面对如潮白鹿原 电影水般涌来的敌人,他必须发挥自己最大的努力击退敌人,哪还有功夫去紧张害怕呢?
在敌人发动两次冲锋后,胡修道的班长被调往另一个阵地,整个阵地只剩下胡修道和另一个新兵滕土生,因为他们已经经历了两次敌人的进攻,白鹿原 电影已经成为了“老兵”,可以独当一面了。不久后,因10号阵地告急,胡修道又被调往10号阵地,也是在这个阵地上,胡修道亲眼看着匍匐赶来支援他们的排长郭三旦被敌军飞机炸成了重伤,排长在牺牲前对胡修道留下的最后白鹿原 电影一句话就是:“死也要守住阵地。” 排长的临终遗言成为了胡修道的精神动力,他满脑子的念头只有一个,那就是哪怕自己死了也不能丢失阵地。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10号阵地只剩下一个负伤的战士,不白鹿原 电影久后新兵滕土生也英勇负伤,两人都被抽调去执行其他任务,也就是说3号阵地和10号阵地只剩下胡修道一人。
敌人一开始动用了一个排的兵力,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排,直至最后动用了两个营的兵力。而胡修道独自一人穿梭在白鹿原 电影两个阵地,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就在胡修道弹尽粮绝,打算一死殉国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志愿军的大部队终于赶到,彻底将敌人赶下了597.9高地。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人怎么可白鹿原 电影能防守住两个阵地?又怎么可能在一天之内打退敌人41次进攻还歼敌280人呢?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来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拥有无比信念的胡修道却真的完成了这样的壮举,如此传奇的经历,恐怕电影都不敢这么拍白鹿原 电影。只能说,真实的战场远比神剧还要夸张,就看你愿不愿意去相信。